论文检索
期刊
全部知识仓储预印本开放期刊机构
高级检索

太空诱变膜荚黄芪种质资源表型特征变异分析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以膜荚黄芪太空搭载种子建立的33D、22H群体及未搭载原种(CK)群体的SP 2代成药株为研究对象,对19个表型性状进行特征变异及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膜荚黄芪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诱变后代群体的19个性状变异幅度、遗传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33D、22H群体及CK群体地上部分的4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35~0.78、0.38~0.84、0.41~0.64,即变异幅度表现为22H>33D>CK,遗传多样性指数H′范围分别为1.67~2.13、1.66~2.02、1.44~2.21,即变化幅度为CK>33D>22H;7个数量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17~0.62、0.17~0.67、0.20~0.83,H′范围分别为1.47~2.01、1.72~2.04、1.59~2.11,即变异幅度表现均为CK>22H>33D;8个产量构成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09~0.53、0.15~0.55、0.09~0.97,即变化幅度为CK>22H>33D,H′范围分别为1.81~2.09、1.73~2.06、1.59~2.03,即变化幅度为33D>22H>CK。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将诱变后代群体植株的12个数量性状指标简化为4个主因子,33D和22H群体数量性状累计贡献率均大于CK,分别达68.669%和70.414%,并筛选出二级分枝数、单根干质量、有效根长、侧根数、根长、折干率可作为膜荚黄芪评价代表性指标;诱变后SP 2代地上部性状隶属函数值小于CK,产量构成性状隶属函数值大于CK。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诱变后SP 2代的2个群体分别归为3类不同类型植株(即I、II和III型),第I类群为良好类、第II类群为优势类、第III类群为后备类,综合评价筛选出性状优异种质39份、产量构成性状优异种质16份、矮株型高产种质3份。

李红玲;陈垣;郭凤霞;许宏亮;李瑞霞;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天津市现代中药资源研究企业重点实验室/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天津300410

农业科学

膜荚黄芪;太空诱变;表型特征;变异分析;种质筛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 (003)

P.1-12 / 12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2022GSCYJQ07-33);甘肃省农牧厅(GARS-ZYC-1);校企合作企业项目(XDZY-(2017~2022)115)。

10.7606/j.issn.1000-7601.2024.03.01

评论

下载量:0
点击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