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检索
期刊
全部知识仓储预印本开放期刊机构
高级检索

基于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探讨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湿瘀互结”的病机内涵OACSTPCD

中文摘要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微炎症状态发生发展常伴随肠道菌群紊乱与脂质代谢的异常,肠道菌群紊乱与中医痰湿证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平衡是脾肾运化水液功能的基本前提,CK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脾肾运化水液功能失职,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是中医痰湿证的生物学基础,亦是导致CKD患者炎症因子增加、免疫系统紊乱的重要病理机制。CKD患者常涉及全身和局部的脂质代谢异常,影响机体免疫、循环、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与血瘀证致病范围广泛,症状多变的特点相合,脂质代谢异常可能为血瘀证的微观表现。故“肠道菌群-脂质代谢”互作失调引发免疫微环境异常的病理过程与“湿瘀互结”中医病机契合。祛湿化瘀药物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消炎作用,可以降低炎症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并能改善肾脏微循环、调节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

栾仲秋;张忠绅;张慧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医学

慢性肾脏病;肠道菌群;脂质代谢;“湿瘀互结”;微炎症状态;生物学内涵

《中医学报》 2024 (005)

P.919-923 / 5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2-H073);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ZHY18-001)。

10.16368/j.issn.1674-8999.2024.05.155

评论

下载量:0
点击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