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检索
期刊
全部知识仓储预印本开放期刊机构
高级检索

强志组方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OA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强志组方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大鼠按照300 mg·kg^(-1)的剂量连续7 d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制备抽动障碍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硫必利组、强志组方低剂量组、强志组方中剂量组、强志组方高剂量组,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按照27 mg·kg^(-1)、4.455 g·kg^(-1)、8.91 g·kg^(-1)、17.82 g·kg^(-1)的剂量开始灌胃,连续干预28 d。采用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大鼠肠道菌群构成及变化;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纹状体DRD1、DR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运动行为评分与刻板行为评分增高(P<0.001),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降低(P<0.01),Simpson指数升高(P>0.05),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小肠黏膜结构破坏,纹状体DRD1、DRD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降低(P<0.05或P<0.01)。强志组方中剂量组与硫必利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升高(P<0.05),且此二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硫必利组小肠黏膜结构破坏,中药各剂量组小肠黏膜结构较模型组改善,少量腺体破坏。强志组方低、中、高剂量组大纹状体DRD1、DRD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actobacillus与DRD1呈正相关(r=0.519,P<0.05);Adlercreutzia与DRD2呈负相关(r=-0.577,P<0.05)。结论:强志组方能明显改善抽动障碍大鼠异常的运动行为和刻板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菌群的结构与丰度,修复肠道黏膜屏障,下调纹状体DRD1、DRD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詹婷;姜韫赟;王妹;靳无菲;李婷;阎兆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中医学

抽动障碍;强志组方;肠道菌群;肠道组织;蛋白表达;大鼠

《中医学报》 2024 (005)

P.905-912 /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4249);志意辨证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鲁卫函〔2021〕45号};济南市“高校20条”资助项目(2020GXRC013)。

10.16368/j.issn.1674-8999.2024.05.153

评论

下载量:0
点击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