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检索
期刊
全部知识仓储预印本开放期刊机构
高级检索

2012—2021年中国地下水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分析技术研究进展OA

A Review of Current Status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Antibiotic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in China ( 2012—2021)

中文摘要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均有检出.未被人类或动物完全吸收和代谢的抗生素会通过废水和废弃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进入环境,并在土壤中积累或淋滤进入地下水.抗生素进入环境可能影响微生物生态,产生抗性基因,甚至威胁人体健康,而地下水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其抗生素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抗生素的危害、使用情况、污染来源、污染现状、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和形态分析及环境效应等方面对近十年来(2012—2021)中国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经调查,中国常用28种抗生素检出浓度在0.1~1000ng/L以上,检出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为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磺胺甲恶唑、恩诺沙星、磺胺嘧啶、红霉素等.从空间分布来看,对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地区,而对西北地区中地下水抗生素研究程度较低.目前为止受到分析方法检出限及检出种类的限制,对地下水中抗生素的调查及评价还不够全面.通过综述抗生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发现HP LC-MS/MS法因其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定性定量准确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可利用该方法对环境中抗生素类型进行初步识别,针对主要类型开展定量分析或长期监测,为抗生素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数据支撑.而当抗生素以不同的带电形态、络合形态、吸附形态存在时,因其理化性质不同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环境行为和毒理学效应,因而开展抗生素的形态分析对进一步准确测定抗生素和评估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优化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分析抗生素的不同形态、全面调查地下水中抗生素和科学评价抗生素形态与生态毒理学效应的关系,是今后地下水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的重点课题.

牛颖;安圣;陈凯;秦久君;刘菲

水利部地下水保护重点实验室(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资源环境

地下水;抗生素;污染现状;环境行为;形态分析;HP LC-MS/MS

《岩矿测试》 2023 (001)

39-58 /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抗生素对地下水系统中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41731282);广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林城区水土环境新型污染物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桂科AB22080070)

评论

下载量:0
点击量:6